期刊封面
如何運用中國歷史道德傳統(tǒng)搞好職業(yè)技術學校學(3)
在新時期,愛國主義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,振興和發(fā)展民族經(jīng)濟,實現(xiàn)祖國的團結統(tǒng)一,為建設富強、民主、文明的社會主義而奮斗。我們要讓職業(yè)技術學校的學生明白,只有有了愛國情節(jié),才會發(fā)揮個體積極性努力學習,為國家出力,國家才能強大,自己的生活也才會好起來。
2 要給學生多上感恩教育課
中國歷史上一直就注重道德教育。最為通俗易懂,廣為流傳的道德教育經(jīng)典就有《弟子規(guī)》、《三字經(jīng)》等。《弟子規(guī)》、《三字經(jīng)》合轍押韻,極易背誦,內容豐富,大到立身處世,品德修養(yǎng),小到生活細節(jié),一言一行。雖然作為兒童入學的啟蒙書,但對于缺乏道德實踐,人生觀、價值觀正在形成過程中的中學生仍然適用。講解《弟子規(guī)》要與現(xiàn)代文明禮儀常識相結合,對于個別詞句根據(jù)時代的發(fā)展做變通解釋,引入小故事并讓學生用表演形式再現(xiàn)學習內容,使學生們在輕松的氛圍中領會到傳統(tǒng)文化的真正含義。
做人要感恩。《弟子規(guī)》將“入則孝”列為總敘后的第一章,做人要孝順父母,心里要不忘父母對兒女的養(yǎng)育之恩,念念都要照顧父母,這是做人的根本?!案改负?應無緩。父母命,行無懶。父母教,須敬聽。父母責,需順承”(《弟子規(guī)》)正所謂“百事孝為先”。對長輩要尊敬,向年老的人請教,一定要為他準備座位;長輩詢問,必須謙遜的回答;做兒子的冬天使父母溫暖,夏天使父母涼快,晚上服侍父母安寢,早晨向父母請安??v然是小事,也不要任性……
中國孝順的故事很多,著名的有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兒活母、老萊子戲彩娛親、閔損順母、董永賣身葬父等感天動地的故事,職技校的學生要懂得感恩,孝順父母,還要關愛子弟,奉事兄長?!暗佬钟?弟道恭。兄弟睦,孝在中。財物輕,怨何生,語言忍,氛自泯……事諸父,如事父。事諸兄,如事兄”(《弟子規(guī)》)。
與人相處應孝順父母,尊敬師長、長幼有序,懂得感恩方可提高學生素質,是培育學生成長、成才的重要保證。
3 要教育學生團結友好,關愛眾生,助人為樂
團結互助作為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是中華民族人際關系的重要倫理規(guī)范。每一個人都不可能與世隔絕,都要與人相處,都需要別人、社會的關心和幫助,離開了群體,人是無法正常生活的。這就需要雙方交往平等待人,互諒互讓、團結互助,嚴于律己、寬以待人,要與人為善、顧全大局,不總是糾纏個人恩怨,要共同創(chuàng)造一個和諧向上的氣氛,形成凝聚力。“凡是人,皆需愛。天同覆,地同載……己有能,勿自私。人所能,勿輕訾……人有短,切莫揭。人有私,切莫說。道人善,即是善.。人知之,愈思勉。揚人惡,即是惡。疾之甚,禍且作?!瓕⒓尤?先問己,己不欲,即速已……”(《弟子規(guī)》)。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歷經(jīng)苦難而不倒,就是民族的凝聚力太強,眾志成城,團結一心。
與人相處不斤斤計較,多包容忍讓,多說好話,不說壞話,要謙虛禮讓多團結。職業(yè)技術學校的學生要多了解歷史,從歷史故事和道德教育中學會和培養(yǎng)優(yōu)良的處事態(tài)度,要熱愛學校,熱愛老師、同學、熱愛大眾。
4 要教育學生重禮儀
中國是禮儀之邦,崇尚禮儀,儒家修訂了各種禮儀制度,包括了生活中一點一滴,禮是德行教育在生活中的落實之處,德行是這樣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得以培養(yǎng)的。
中國要求國人知廉恥、慎言行、行禮儀?!岸Y義廉恥,國之四維,四維不張,國將不國”(《五代史·馮道傳·論》)。這一句是儒學最核心的話?!懊駸o廉恥,不可治也,非修禮義,廉恥不立。民不知禮義,法弗能正也,非崇善廢丑,不向禮義?!?《淮南子·泰族訓》)?!段究澴印费?“國必有慈孝廉恥之俗,則可以死易生?!币寣W生懂得禮儀廉恥,才會懂得怎樣待人處事,才會以遵紀為榮,違紀為恥。
學生要主修言行,說話行為上要謹慎,不可放逸。要三思而后行。言多必失,即使是應該說的話也要考慮再三,避免產生不好的結果。所謂“步從容,立端正。揖深圓,拜恭敬……斗鬧場,絕勿近。邪僻事,絕勿問……”“話說多,不如少。惟其是,勿佞橋……彼說長,此說短。不關己,莫閑管……”(《弟子規(guī)》)。西漢霍去病待人處事一直謹慎小心,注意言行,得到皇帝重任。而三國時的楊修自恃有才,言行狂放,落得人頭搬家的下場。職校學生正是青春期,易沖動,言行不當最易引起爭執(zhí)甚至斗毆。謹言行是很重要的道德主修課。
5 教學生重信義,辯是非
人處世之根本在“信”。就是誠實可信?!叭硕鵁o信,不知其可也”(《論語為政篇》)。沒有信用的人,古往今來在人世間是沒有多少立身之地的?!胺渤鲅?信為先。詐與妄,奚可焉……事非宜,勿輕諾。茍輕諾,進退錯……見人善,即思齊??v去遠,以漸躋。見人惡,即內省。有則改,無加警……”(《弟子規(guī)》)。古代有很多重信義的故事,比如顏回吃粥、胡學巖拾金不昧等動人故事廣為流傳。
文章來源:《連云港職業(yè)技術學院學報》 網(wǎng)址: http://www.gaslampfishhousebirthdayclub.com/qikandaodu/2021/0715/1194.html